欢迎访问 "央视在线直播网" ,央视在线直播网 "汇天下精华、扬独家优势",打造海量、权威、时尚的综合性媒体,使用图片+文字的多元化内容呈现方式,为网民提供全面、直观的新闻报道服务。

央视在线直播
双舶抬撬法打捞中山舰的启迪与价值研究
时间:2024年11月26日浏览:

喻三保 1998年5月15日

双舶抬撬法打捞中山舰的启迪与价值研究

摘要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双舶抬撬法打捞中山舰的启迪与价值。中山舰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见证了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双舶抬撬法在打捞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成功将其打捞出水。该方法体现了技术创新,为水下考古技术突破提供了经验,展示了解决工程难题的策略;彰显了团队协作的力量,是多方合作的典范,工作人员展现出奉献精神;强化了文化传承的责任,提升了历史文物保护意识,推动了爱国主义教育。中山舰打捞具有重大的历史研究、文化遗产和社会教育价值,为未来的历史文物保护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中山舰;双舶抬撬法;历史价值;文化传承

ABSTRACT

This study deeply explores the enlightenment and value of salvaging Zhongshan Warship by the double-ship lifting method. Zhongshan Warship hold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nd has witnessed many major historical events. The double-ship lifting method faced many challenges in the salvage process and successfully salvaged it through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This method embodi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vides experience for breakthroughs in underwater archaeological technology, and shows strategies for solving engineering problems. It highlights the power of teamwork, is a model of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the staff shows a spirit of dedication. It strengthens the responsibility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enhances the awareness of protecting historical relics, and promotes patriotism education. The salvage of Zhongshan Warship has significant historical resear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social education value,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future historical relic prote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

Zhongshan Warship; double-ship lifting method; historical value; cultural inheritance

一、引言

中山舰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其打捞工作不仅是一项技术挑战,更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双舶抬撬法在打捞中山舰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该方法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启迪与价值。

中山舰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见证了众多重大历史事件,从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到孙中山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以及武汉保卫战,每一个事件都承载着中国近代的沧桑与奋斗。1912 年,永丰舰(即后来的中山舰)下水,虽在当时只是一艘普通的铁甲舰,但它却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中山舰的历史价值不仅在于其经历的重大事件,还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它是国父孙中山先生历经磨难、矢志救国的见证,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实物见证。在中山舰上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进行的不懈努力。

双舶抬撬法作为打捞中山舰的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种方法在打捞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水下作业环境复杂、沉船状态不明等。然而,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打捞团队成功地运用双舶抬撬法将中山舰打捞出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双舶抬撬法的应用不仅体现了现代打捞技术的进步,也为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该方法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文物的打捞技术和保护策略,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中山舰的历史意义

(一)中山舰的历史背景

1、建造与服役历程: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是1910年清政府向日本三菱工厂订购的钢木结构浅水型炮舰。三菱长崎造船所于1910年12月13日开始制造永丰舰,1912年6月建成下水。1913年1月,永丰舰由北洋政府海军部接收,编入第一舰队,首航上海,开始服役。在其服役历程中,永丰舰先后参与了众多重大历史事件。

2、四大历史事件:

(1)护法运动:1917年,段祺瑞执掌北洋政权,宣布废除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北洋海军总长程璧光响应号召,率领永丰舰等10艘军舰从上海启程前往广东参加护法运动。永丰舰在护法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孙中山广州蒙难: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部下叶举在广州发难,炮轰观音山,孙中山避难珠江上的永丰舰。在平叛战斗中,永丰舰左舷中弹起火,炮手阵亡,后又身中六弹,舰身晃动。但孙中山站在甲板上一边指挥修舰,一边指挥战斗,终于化险为夷,冲出叛军封锁,进泊白鹅潭。

(3)中山舰事件:1926年3月,蒋介石以中山舰无故升火游弋、意图倒蒋为由,扣押中山舰,逮捕海军局代局长李之龙,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收缴工人纠察队枪支,包围并搜查苏联顾问团住所,解除苏联顾问团卫队武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中山舰事件”。

(4)武汉保卫战:1938年秋,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山舰奉命由岳阳开赴武汉外围,参加武汉保卫战。10月24日,武汉失守的头一天,上午9时,停泊在金口锚地的中山舰,忽然发现敌侦察机一架从东方飞来。舰上士兵立即严阵以待,当敌侦察机在军舰上空盘旋时,舰上高射炮开炮射击,敌机遁去。下午2时许,六架敌机飞临军舰上空,对准中山舰俯冲轰炸,并进行扫射。萨舰长命令全舰枪炮一齐开火,向敌机猛烈还击。由于舰上主炮已被拆下,加上舰首高射炮在发射过程中卡壳,火力不敌,军舰左舷、舵机、锅炉舱、望台相继中弹。正在指挥作战的萨舰长左脚、右臂被弹片击中,军舰已倾斜成45度。在副舰长吕叔奋的苦劝和众将士的护持下,萨舰长才含泪离开军舰,登上江中舢板。正当官兵奋力将舢板划向岸边之时,日军又来扫射,萨舰长壮烈殉职,中山舰官兵24人阵亡。下午3时50分,中山舰沉没于金口江底。

(二)中山舰的象征意义

3、孙中山先生的功绩见证:中山舰作为孙中山先生经历磨难、矢志救国的重要载体,深刻地记载着其功绩。从1917年孙中山发起“护法之役”,永丰舰等10艘军舰响应号召南下广州,组建西南护法舰队,到1922年孙中山避难于永丰舰,与叛军展开激烈战斗,再到1923年孙中山重返广州,永丰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的伟大功绩,永丰舰更名为中山舰。孙中山先生一生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不懈奋斗,中山舰见证了他的艰难历程和丰功伟绩。它如同一个无声的见证者,承载着孙中山先生为实现民主共和而付出的努力,是孙中山先生功绩的生动写照。

4、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中山舰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抗击侵略、英勇献身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在抗日战争中,中山舰奉命参加武汉保卫战。1938年10月24日,面对6架敌机的疯狂轰炸,中山舰全体官兵奋起抗击,虽火力不敌,但他们毫不退缩。舰长萨师俊在战斗中双腿被炸断,左臂受重伤,仍坚持指挥,抱着舰上的铁柱不肯离舰,最终壮烈殉职。中山舰官兵25人阵亡,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中山舰由日本制造,却在抗击日军的战斗中沉没,这一悲剧性的始末,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敌侵略时的顽强抵抗和英勇献身精神。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物,更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

(一)前期准备

5、提案的提出与推动:

1988 年,湖北政协委员们怀着对历史的敬重和对中山舰的特殊情感,提出了打捞中山舰的提案。参与提案的有多位委员,其中原湖北省话剧院一级演员肖惠芳,因曾在影视作品中多次塑造宋庆龄这一角色,且在 1978 年话剧《大江东去》中扮演宋庆龄并受到宋庆龄亲切接见,对中山舰有着别样的感情。提案人熊辉的父亲熊秉坤与孙中山先生一起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从 1982 年起,熊辉的父亲就有打捞中山舰的心愿。中山舰原名“永丰舰”,经历了护国讨袁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蒙难、中山舰事件等重大历史事件,1938 年 10 月在武汉保卫战中被日军击沉于武汉市江夏区金口水域。这份提案被送到省政协提案办公室后,引起了广泛关注。湖北省文化厅很快给出答复,指出关于“中山舰”探摸和打捞的经费初步预算需 178 万元,已向省政府报告申请此项专款,关于成立打捞“中山舰”领导小组问题,也将报请省领导决定。此后一年多时间里,由于资金无法筹集,打捞工作陷于半停滞状态。但政协委员们并未放弃,先后提请了十几份有关打捞中山舰的提案。他们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关注,最终促成了这个重大事件的落实。

6、资金筹集与领导小组成立:

打捞中山舰需要大量资金,预算申请的 178 万元在筹集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然而,各界人士对中山舰的历史价值有着深刻认识,纷纷为打捞工作贡献力量。1995 年,湖北省成立了打捞工作领导小组,标志着中山舰打捞工作正式步入正轨。领导小组的成立汇聚了各方专业人才和资源,为打捞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保障。他们精心策划打捞方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预估和准备。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领导小组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同时,他们对打捞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为后续的打捞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打捞方案的确定

7、整体打捞与分段切割的抉择:

在打捞中山舰的过程中,整体打捞和分段切割两种方案曾被广泛讨论。分段切割方案虽然在操作上可能相对容易,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首先,分段切割会对舰身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严重影响中山舰的完整性。中山舰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其舰身的完整性对于历史研究和文物价值的体现至关重要。一旦采用分段切割,不仅会破坏舰体的结构,还可能导致一些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物细节的丢失。其次,分段切割后的文物保护难度大大增加。各个分段在运输、保存和修复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碰撞、氧化等,从而降低文物的保存质量。

相比之下,整体打捞方案虽然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但却具有诸多重要意义。整体打捞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舰身的完整性,使中山舰以最原始的状态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对于深入研究中山舰的历史价值、工艺技术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整体打捞也有利于对舰上文物的保护。中山舰上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与舰身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见证体系。整体打捞可以确保文物在打捞过程中不受破坏,为后续的文物保护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8、双舶抬撬法的优势:

双舶抬撬法在中山舰的整体打捞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首先,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整体打捞的目标。双舶抬撬法通过在舰下铺设钢缆,组成“钢丝网兜”,再利用两边的卷扬机绞拉钢缆,将整舰“兜”起来抬升出水。这种方式避免了对舰身的直接切割和破坏,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中山舰的完整性。其次,双舶抬撬法为舰上珍贵文物的保留提供了保障。中山舰上的文物是历史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通过整体打捞,这些文物能够在原有的位置得到妥善保护,避免了因分段切割而可能导致的文物损坏和丢失。此外,双舶抬撬法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该方法在打捞过程中,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如定位、清障、打沙、穿钢缆等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充满挑战。然而,通过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和创新,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为中国水下考古和打捞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具体打捞步骤

9、抛锚定位:

在打捞中山舰的过程中,抛锚定位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由于江底水流湍急,若不采取有效的定位措施,船体极有可能在水流的作用下发生移位,这将给后续的打捞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确保中山舰在打捞过程中的位置稳定,打捞团队采用了钢缆将沉舰系在打捞船下的方法。通过精确的计算和操作,将五根钢缆牢固地系在中山舰上,使其与打捞船紧密相连,有效地防止了江底水流对船体的影响。在江水流速为1.8—2米/秒的情况下,这一措施为后续的打捞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0、排沙:

中山舰的排水量为800吨,然而舰内的淤积泥沙却高达1200吨。如此大量的泥沙不仅增加了中山舰的重量,也给打捞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只有先将泥沙抽取干净,才能使中山舰减重变轻,为后续的抬举出水创造条件。积沙十分坚硬,普通的清理方法难以奏效。打捞团队采用了高压水枪将沙打松后再进行抽吸的方法。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抽去了1200多吨泥沙,中山舰终于成功减重,为后续的打捞步骤奠定了基础。

11、穿套钢缆:

穿套钢缆是中山舰打捞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20根直径为15厘米的钢缆需要穿过沉舰底部,在沉舰下面编织成一个“网兜”。这个过程任务艰巨且危险,需要水上、水下紧密配合。潜水员们在水下环境中小心翼翼地操作,一根一根地将钢缆穿过沉舰底部。每穿一根钢缆,人们的心都提得紧紧的,生怕出现任何差错。经过艰苦的努力,20根碗口粗的钢缆终于成功穿过沉舰底部,为中山舰的抬举出水做好了准备。

12、抬举出水:

抬举出水是中山舰打捞的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将20根钢缆的两头分别牵引在主抬驳船的40台卷扬机上,卷扬机绞动钢缆,将中山舰一点一点往上抬提,使它从舰首往舰尾逐步离开江底。同时,打捞舰队象老鹰叼小鸡一样叼着中山舰慢慢向岸边靠拢。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每时每刻都没有忘记利用物理学中的浮力原理。当中山舰浮出水面后,为了把它安全、迅速地从湖北金口镇出水处运往湖北修船厂,施工人员对破损的中山舰进行了封舱堵漏,以恢复它的部分自浮能力。经过全体打捞人员的共同努力,沉睡江底59年的中山舰终于成功浮出水面,为中国水下考古和打捞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后续处理

13、封舱堵漏:

中山舰在成功打捞出水后,施工人员立即对破损的中山舰进行封舱堵漏。由于中山舰在江底沉睡了 59 年,历经岁月侵蚀和战争创伤,船体存在多处破损。封舱堵漏工作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恢复中山舰的部分自浮能力,为后续的运输提供保障,还能防止江水进一步侵蚀舰内文物和船体结构。施工人员仔细勘察船体破损情况,针对不同部位的破损采用相应的堵漏方法。对于较大的破洞,使用特制的堵漏材料进行封堵;对于较小的裂缝,则采用密封胶进行处理。在封舱堵漏过程中,施工人员小心翼翼,确保每一处堵漏都做到严密可靠,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中山舰的完整性。

14、运输与修复:水上运输:中山舰长约 62 米,拆除部分机械后重量仍高达 500 多吨,水上运输采用水上托架整体载舰拖船拖拽的方法。将中山舰放置在一个大的托盘之上,再由一艘浮船坞将其拖拽至长江金口水域。在运输过程中,考虑到长江水流的影响,拖船和浮船坞的操作人员密切配合,确保中山舰在水上平稳行驶。同时,为了防止中山舰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碰撞和损坏,还在其周围设置了防护设施。

陆地运输:中山舰到达金口水域后,采用“气囊牵引法”进行陆地运输。就像在家里搬运很重的物体时,在底部垫上圆木采取滚动的方法一样,总共用了 20 条超大型特制气囊,每条长 15 米,充气后直径 1.2 米,气囊橡皮厚 6 厘米,每条气囊中就可承压 200 吨压力。这种运输方式既能有效保护中山舰的底部结构,又能确保其在陆地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修复过程:出水后的中山舰被拖轮和驳船兜着,缓缓起航,开抵湖北船厂。修复与保护工程的设计任务由中船重工集团总公司第 701 研究所承担。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批复的“整旧如旧,恢复原貌”原则,将“中山舰恢复到 1925 年前的状态,保留 1938 年沉没时的右舷弹孔”。修复过程中,专家们对中山舰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制定了详细的修复方案。首先,对舰体进行清洗、除锈,去除长期在江底积累的污垢和锈蚀。然后,对破损部位进行修补,采用传统的工艺和材料,确保修复后的舰体与原舰风貌一致。同时,对舰上的文物进行清理和保护,使其能够更好地展示中山舰的历史价值。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山舰修复完工,成为了一座重要的历史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着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沧桑和民族精神。

四、双舶抬撬法打捞中山舰的启迪

(一)技术创新的启示

15、水下考古技术的突破:中山舰的打捞作为中国大型舰船水下考古发掘第一例,无疑开创了水下考古事业的先河。在打捞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些挑战也成为了推动水下考古技术突破的动力。首先,中山舰沉没在长江水域,其复杂的水文环境给考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长江金口段水流湍急、江水浑浊,使得准确判断中山舰的位置变得异常艰难。然而,通过潜水员们的不懈努力和摸排工作,最终成功确定了中山舰的具体位置。这一过程不仅考验了潜水员的专业技能和勇气,也为水下考古技术在复杂水域的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其次,中山舰的打捞涉及到对大型舰船的整体抬升,这在当时的水下考古领域是一项极具创新性的尝试。双舶抬撬法的应用,通过在舰下铺设钢缆,组成“钢丝网兜”,再利用两边的卷扬机绞拉钢缆,将整舰“兜”起来抬升出水。这种方法避免了对舰身的直接切割和破坏,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中山舰的完整性。同时,也为水下考古技术在处理大型文物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此外,中山舰上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如何在打捞过程中确保文物的安全,也是水下考古技术面临的重大挑战。通过在吸沙管前安上金属过滤器等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吸走文物,为文物保护提供了保障。中山舰的打捞成功,为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推动了水下考古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16、工程难题的解决策略:长江金口段水流湍急、江水浑浊等难题给中山舰的打捞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面对这些难题时,潜水员摸排工作及双舶抬撬法的应用展示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思路。潜水员们克服了水深流急、作业不便等诸多困难,通过轮番潜入水底进行摸排,最终确定了中山舰的位置。在打捞过程中,双舶抬撬法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应对水流湍急等问题,确保中山舰在打捞过程中的稳定性。首先,通过在舰下铺设钢缆,组成“钢丝网兜”,可以将整舰牢固地固定住,避免在水流的冲击下发生移位。其次,利用两边的卷扬机绞拉钢缆,可以实现对整舰的平稳抬升,减少水流对打捞过程的影响。此外,在打沙过程中,由于没有该舰的原始资料,对各舱室的布局了解甚少,潜水员水下作业十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潜水员们分舰艏、舰身和舰艉三段同时进行施工,由 27 名潜水员轮番下水作业,且在吸沙管前安上金属过滤器,防止吸走文物。经过全体潜水员的艰苦努力和加班加点,成功完成了打沙任务,为中山舰的抬升出水创造了条件。双舶抬撬法的成功应用,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它展示了在面对困难时,通过创新思维和科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工程难题,实现工程目标。

(二)团队协作的力量

17、多方合作的典范:中山舰的打捞工作是政府、企业、文化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典范。1995 年,湖北省成立了打捞工作领导小组,标志着打捞工作正式步入正轨。这个领导小组汇聚了各方专业人才和资源,包括文物保护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潜水员等。政府在资金筹集、政策支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打捞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企业方面,重庆长江救助打捞公司凭借雄厚的设备技术和切实可行的打捞方案,获得了中山舰的打捞权。在打捞过程中,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展现了专业的打捞技术和敬业精神。文化机构如湖北省文物局、武汉市文物部门等,在舰体修复、保护和展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方的共同努力,确保了中山舰打捞工作的顺利完成,体现了合作的重要性。

18、工作人员的奉献精神:中山舰打捞工作中,一百多位工作人员日夜兼程,展现了敬业与奉献精神。潜水员们是打捞工作的先锋,他们不畏水深流急、作业不便等诸多困难,轮番潜入水底进行摸排。在定位中山舰的过程中,七勇士组成突击队,在激流中强行下水,为中山舰整体定位立下汗马功劳。打沙过程中,27 名潜水员分舰艏、舰身和舰艉三段同时施工,加班加点,既要保证打沙进度,又要保护好舰内文物。摄影记者卢光明陪伴打捞队员度过了 100 多个日夜,用镜头记录下许多珍贵瞬间。此外,还有众多工作人员在各个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的敬业与奉献精神令人敬佩。

(三)文化传承的责任

19、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中山舰整体打捞成功,不仅使中山舰重见天日,更重要的是保护了舰上的六千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通过整体打捞,避免了文物因分段切割等不当方式可能遭受的破坏,强化了人们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

在打捞过程中,工作人员面临着诸多困难,如复杂的水下环境、缺乏原始资料等。但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专业的技术,克服了重重困难,确保了文物的安全。这种对文物的珍视和保护精神,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

20、爱国主义教育的推动:中山舰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参观。观众们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感受中山舰的历史沧桑,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览内容和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向观众展示了中山舰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例如,举办中山舰舰体复原陈列、一代名舰——中山舰史迹陈列、中山舰出水文物精品陈列等常设展览,让观众全方位地了解中山舰的前世今生。每遇节假日,更有大批青少年学生踊跃前来参观学习,使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中山舰的历史故事,如孙中山先生在中山舰上的经历、中山舰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等,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这些故事激励着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五、双舶抬撬法打捞中山舰的价值

(一)历史研究价值

21、为史学界提供资料:中山舰的打捞、修复、保护、陈列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这一过程为史学界研究中山舰历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1997 年中山舰打捞出水后,在湖北省文物局的具体指导下,武汉市文物部门组织力量进行了紧锣密鼓的舰体修复、保护和展示活动。2011 年 9 月,中山舰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举办了中山舰舰体复原陈列、一代名舰——中山舰史迹陈列、中山舰出水文物精品陈列等常设展览,向世人全方位地展示一代名舰的前世今生。这些展览既为史学界研究中山舰历史提供了资料上的便利,也为普通读者了解这一历史过程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22、揭示近代历史:中山舰的打捞有助于揭示近代中国人民奋勇抗争的光辉历史,让后人更好地了解那段历史。中山舰在其 25 年的服役中,先后经历了护法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武汉保卫战四大历史事件,它不仅记载着孙中山先生经历磨难、矢志救国的坎坷历程,记载着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功绩,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抗击侵略、英勇献身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中山舰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物,其所经历的曲折航程和创立的不朽功绩,在军事研究方面的价值弥足珍贵。它的打捞出水,对于揭示近代中国人民奋勇抗争的光辉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永远铭记历史教训,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戮力同心,不断奋斗。

(二)文化遗产价值

23、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山舰作为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价值不可估量。它承载着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沧桑与辉煌,从1910年清政府向日本三菱工厂订购,到1913年建成下水服役,再到经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以及武汉保卫战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山舰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它的存在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中山舰的打捞出水,让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重见天日,为后人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提供了实物依据。

24、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中山舰的打捞为我国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范例。在打捞过程中,采用了科学合理的双舶抬撬法,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舰身的完整性和舰上文物的安全。打捞出水后,对中山舰进行了精心的修复和保护,并建设了中山舰博物馆,将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通过展览、教育活动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山舰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中山舰的保护和利用也为我国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借鉴。

(三)社会教育价值

25、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山舰博物馆已成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这里每天都吸引着众多观众前来参观,瞻仰、缅怀抗日英烈,一睹名舰风采。每遇节假日,更有大批青少年学生踊跃前来,通过参观中山舰舰体复原陈列、一代名舰——中山舰史迹陈列、中山舰出水文物精品陈列等常设展览,全方位地了解中山舰的前世今生。在这里,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中山舰的历史沧桑,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26、激发民族自豪感:中山舰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其打捞出水和博物馆的建设,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中山舰的建造与服役历程,到它经历的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以及武汉保卫战等重大历史事件,无不展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顽强抗争。在抗日战争中,中山舰全体官兵奋起抗击日军,舰长萨师俊等25名官兵壮烈殉国,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中山舰由日本制造,却在抗击日军的战斗中沉没,这一悲剧性的始末,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敌侵略时的顽强抵抗和英勇献身精神。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物,更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六、结论

双舶抬撬法打捞中山舰是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技术创新和社会价值的工程。它不仅让中山舰重见天日,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和精神财富。通过对该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汲取技术创新、团队协作和文化传承的经验,为未来的历史文物保护和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双舶抬撬法打捞中山舰的成功,彰显了其重大的历史意义。中山舰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从护国运动到武汉保卫战,中山舰历经沧桑,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它是孙中山先生功绩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打捞中山舰,让这段被岁月掩埋的历史重新浮现,为后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技术创新方面,双舶抬撬法的应用开创了水下考古的新局面。作为中国大型舰船水下考古发掘第一例,中山舰的打捞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复杂的水文环境、缺乏原始资料等。然而,通过潜水员们的不懈努力和创新思维,双舶抬撬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难题。该方法不仅保护了舰身的完整性和舰上文物的安全,还为水下考古技术在处理大型文物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在打沙过程中,潜水员们分舰艏、舰身和舰艉三段同时施工,并在吸沙管前安上金属过滤器,防止吸走文物。这些创新举措为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团队协作是中山舰打捞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企业、文化机构等多方参与,汇聚了各方专业人才和资源。湖北省成立的打捞工作领导小组,为打捞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重庆长江救助打捞公司凭借雄厚的设备技术和切实可行的打捞方案,承担了中山舰的打捞任务。文化机构则在舰体修复、保护和展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打捞过程中,一百多位工作人员日夜兼程,展现了敬业与奉献精神。潜水员们不畏艰险,轮番潜入水底进行摸排;摄影记者用镜头记录下珍贵瞬间。各方的共同努力,确保了中山舰打捞工作的顺利完成。

文化传承是中山舰打捞的重要价值所在。中山舰整体打捞成功,保护了舰上的六千件珍贵文物,强化了人们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中山舰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参观,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展览和教育活动,中山舰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得到了充分展示,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总之,双舶抬撬法打捞中山舰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程。它为历史文物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水下考古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为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应珍惜这一宝贵的历史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北京大学博士站喻三保(13971185478) 

1998年5月15日

双舶抬撬法打捞中山舰的启迪与价值研究

相关推荐

  • 传承国医文化   凝聚奋进力量 新春特别报道著名鼻炎专家---陈彦青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3年春节即将到来,回顾2022年,我们迎来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回首过往,欢欣鼓舞,展望

  • 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报道  驻颜回春术传承人---孙丽丽

    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报道驻颜回春术传承人---孙丽丽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奏响的是劳动的赞歌,既是我国亿万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享受国家荣誉的辉煌时刻,更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的极好契机。劳模始终是民

  • 国际关系文化学者郑文明博士 科研创建著作《世界文明图》​

     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央视在线直播网特别报道国际关系文化学者郑文明博士科研创建著作《世界文明图》牢记祖国历史珍惜前辈血汗弘扬中华文明传播人类文化服务祖国人民造福世界社会哲学科学艺术战略四位一体人类思想文

  • 爱心义诊 关爱健康

     爱心义诊  关爱健康记者:姚佳敏岁月无声的流淌,但历史的痕迹总会留下,中医的精髓被不断传承发展弘扬,这些都离不开那些医者仁心的医生,那些无私奉献的医生。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医

  • 2022首届法国大西洋国际武术节呼吁助力武术入奥

     法国当地时间6月11日,由法国国家武术联盟、大西洋武术联盟委员会、法中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法中国际中文学校、全球助力武术入奥联合总会等武术团体共同举办首届法兰西大西洋国际武术节。图:6月11日,法国大西洋南特天

  • 颂歌献给党 国宝 级中医传承人——朱文军

    歌献给党国宝级中医传承人——朱文军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千年传承下来的瑰宝,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药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新时代我们更要让中医药文化绽放光芒。为复兴和

  • 深圳夜场_深圳ktv_深圳酒吧ktv预订网

    本篇文章87字,读完约1分钟文贴网(www.wtpms.cn)免费提供真实准确的深圳KTV信息,深圳夜场信息,深圳夜总会模特信息,深圳夜店酒吧信息大全,是求职者与企业首选的最佳人才平台。

  • 【公益直播】爱在父亲节——小小公益人伴星成长计划

     人们形容父爱,常常用“父爱如山”这个词语,因为相比母爱的温柔如水,父亲的爱更加理智、稳重、威严,往往对孩子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很多时候,孩子会不自觉地模仿父亲的行为,尤其是对男孩来

  • 探美族是哪家公司的?

    北京探美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17年11月,注册资金1000万,总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锐创(中国)大厦。探美族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为主旨,以传递科学饮食文化,缔造国民强盛基因为己

  • 蒸汽系统就是为什么要进行一个疏水和排气

     本篇文章291字,读完约1分钟1.聚氨酯泡沫管的保温性能好,热损失仅为传统管的百分之25。长期运行可以节省大量能源,显著降低能源成本。2.聚氨酯泡沫管具有较强的防水、耐腐蚀能力,可直接埋于地下或水中,无需增加管沟,施

网站简介

央视在线直播网是一个集新闻、信息、娱乐、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络媒体。 以视频为特色,以互动和移动服务为基础,以特色产品和独家观点为核心,面向全球、多终端、立体化的新闻信息传播平台。 央视在线直播网24小时不间断地向全国各地提供最快捷、最权威、最全面、最丰富的新闻资讯。

Copyright © 央视在线直播

网站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